[1]张 农, 李学华, 高明仕.迎采动工作面沿空掘巷预拉力支护及工程应用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4(12):2100-2105.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4, (12):2100-2105
[2]刘金海, 曹允钦, 魏振全等.深井厚煤层采空区迎采动隔离煤柱合理宽度研究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15, 34(S2):4269-4277
[3]张百胜, 王朋飞, 崔守清等.大采高小煤柱沿空掘巷切顶卸压围岩控制技术[J].煤炭学报, 2021, 46(7):2254-2267
[4]于 洋, 王襄禹, 薛广哲等.迎采动工作面沿空掘巷动态分段围岩控制技术[J].煤炭科学技术, 2013, 41(7):43-46
[5]柏建彪, 侯朝炯, 杜木民等.复合顶板极软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1(1):53-56.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1, (1):53-56
[6]康红普, 林 健, 吴拥政.全断面高预应力强力锚索支护技术及其在动压巷道中的应用[J].煤炭学报, 2009, 34(9):1153-1159
[7]康红普, 姜鹏飞, 黄炳香, 等.煤矿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支护-改性-卸压协同控制技术[J].煤炭学报, 2020, 45(3):845-864
[8]康红普, 林 健, 张晓.深部矿井地应力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7, 26(5):929-933
[9]康红普, 牛多龙, 张 镇, 等.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10, 29(10):1977-1987
[10]王 猛, 柏建彪, 王襄禹, 等.迎采动面沿空掘巷围岩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2, 29(2):197-202
[11]曹海亮, 何福胜.浅析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采掘接替关系[J].内蒙古煤炭经济, 2019, No.293(24):19-20
[12]孙小岩, 贺永亮, 张志聪.大断面托顶煤巷道支护技术研究[J].煤炭工程, 2021, 53(5):51-56
[13]鞠文君, 杨鸿智, 付玉凯等.煤矿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技术发展与展望[J].煤炭工程, 2022, 54(11):1-6
[14]张金魁, 侯 涛, 李 民等.动力扰动诱发煤层大巷冲击地压机理及其防控技术[J].煤炭工程, 2022, 54(2):62-66
[15]经来旺, 叶金胜, 周 建.基于广义-屈服准则的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力学分析[J].科学技术与工程, 2017, 17(14):277-280
[16]缪协兴, 钱鸣高.采动岩体的关键层理论研究新进展[J].中国矿业大学学报, 2000(1):25-29.[J].中国矿业大学学报, 2000, (1):25-29
[17]何 团, 黄志增, 李春睿等.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侧向煤体应力时空演化特征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8, 35(1):100-105
[18]谢广祥, 杨 科, 刘全明.综放面倾向煤柱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6(3):545-549.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6, (3):545-549
[19]王方田, 屠世浩, 李召鑫等.浅埋煤层房式开采遗留煤柱突变失稳机理研究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 2012, 29(6):770-775
[20]陈立虎, 王晓勇, 霍一军等.坚硬顶板深孔切顶卸压留窄煤柱护巷关键参数研究[J].煤炭工程, 2023, 55(6):13-19
|